暑期课堂趣味多!唐兴寺社区携手湘潭大学化学系带娃探秘“舌尖上的化学”
2025-07-09 17:45:4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窑湾街道-唐兴寺社区 | 编辑:梅晓蕾 | 作者:沈聪平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63

雨湖融媒7月9日讯(通讯员 沈聪平)“哇,紫甘蓝水遇到柠檬汁会变红!”“原来饼干包装袋里的小袋子是‘干燥剂’,不能碰水呀!”7月9日上午,窑湾街道唐兴寺社区的暑期活动室里欢呼声不断,来自湘潭大学化学系的志愿者们正带着社区孩子们做实验,一场“化学与食品安全科普讲座”在此展开,社区与高校携手,用专业又有趣的方式,让孩子们读懂食物里的科学奥秘。

“夏天大家爱喝冰镇饮料,为什么打开瓶盖会冒泡泡?”讲座一开始,志愿者就举着一瓶苏打水提问。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答,在热闹的互动中,志愿者揭晓答案:“是二氧化碳气体!它让饮料有气泡,但喝太多会肚子胀哦。”简单的生活场景,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化学的距离。

实验台成了最受欢迎的“魔法角”。在“紫甘蓝指示剂”实验中,志愿者先让孩子们品尝紫甘蓝汁的味道(淡淡的涩味),再分别往汁里滴入白醋、小苏打水——原本紫色的液体,遇到白醋变成粉红色,遇到小苏打水则变成蓝色。“这就像我们身体里的‘酸碱平衡’,零食里的添加剂如果太多,就会打破平衡,影响健康哦。”志愿者边演示边解释,还教孩子们用这个原理观察水果的成熟度:“成熟的苹果汁偏酸性,滴进去会变红呢。”

“干燥剂大揭秘”环节更是让孩子们绷紧了神经。志愿者拿出食品包装里常见的干燥剂,一边演示“干燥剂遇水发热”的实验(隔着玻璃碗都能感受到温度),一边严肃提醒:“这个小袋子不能拆,更不能泡水,会烫伤皮肤!遇到要赶紧告诉爸爸妈妈。”生动的警示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“食品包装里的危险”。

在互动环节,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,如“为什么有些饮料喝起来很甜,但营养成分表中却没有糖?”“怎样判断酸奶是否变质?”志愿者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答疑解惑,赢得阵阵掌声。此外,社区还准备了丰富的小奖品,奖励积极参与互动的孩子们,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。

活动最后,志愿者还带着孩子们玩“零食配料表找茬”游戏:分组对比薯片、果冻、酸奶的包装,找出其中的“防腐剂”“人工色素”等成分,并投票选出“最健康的零食”。11岁的萌萌在分享时说:“以前只看零食好不好吃,现在知道要看配料表,添加剂少的才更健康!”

“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特别好,孩子听得认真,记得也牢,回家还主动跟我说‘以后要少吃添加剂多的食物’,太有意义了!”家长王女士笑着说。唐兴寺社区负责人表示,此次与大学化学系的暑期合作,是“校社联动”服务少年儿童的一次成功尝试,不仅让少年儿童学到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,还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饮食、健康生活的种子。未来,社区将继续链接高校、科研机构等资源,为孩子们打造更多元的科普平台,让科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,帮助少年儿童从小建立健康饮食观念,筑牢成长路上的“食品安全防线”。

责编:梅晓蕾

来源:窑湾街道-唐兴寺社区

  下载APP